开春以后有到了黄颡鱼的养殖调水阶段,很多养殖户没有科学具体的方案进行定期预防水质问题引起的鱼类发病等问题,因此推荐使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保健。
黄颡鱼属底栖鱼类对水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投喂的多是高蛋白的饲料,极易造成水质和底质恶化,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定期加换水和底质改良,防水体老化。
需做好以下工作:
①、首先作好清塘工作,清除多余的底泥,减少野杂鱼、螺及寄生虫卵、降低饲料损耗;
②、整个养殖过程注意保持池塘良好的藻相和菌相,保持一定的肥度,提高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早期可使用“营养肥水十八补”、“EN原菌种”培水,中后期使用“水博士”、“碧水安”、 调水和稳水;
③、控制投饵,减少浪费,防止底层老化(有机化、还原化和酸化);
④、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肝脉通”和“长脉好”,有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减少污染,同时又可降低饵料系数及防止肠炎病的发生;
⑤、定期使用“超能底改王”(4-8亩/包)改底,每周一次,中后期“超能底改王”(3-5亩/包)、“底改超能”(4-5亩/包)交替使用,每周一次;
⑥、定期换水,但换水量不宜过大,换水后及时消毒,防止病菌侵入及感染,可使用碘制剂消毒或生物抑菌剂消毒。